在網上睇到篇好文章, Stress Reduction For Parrot Companions (by Pamela Clark, IAABC Certified, Parrot Behavior Consultant), 因文章太長, 現概括內容如下, 擔心翻譯錯誤, 原文可參照http://lafebercares.com/stress-reduction/
在野外生活的鸚鵡, 可以成群結隊地選擇自己的食品,選擇喜愛的生活的方式, 和同伴保持活躍的社交互動。但同樣的寵物鸚鵡,每天在籠子裡呆幾個小時,由主人選擇食物及餵飼時間,生活模式是依賴於主人的作息時間,每天可能只有有限的互動, 壓力由此而生。
獸醫McCluggage認為無論對人或鳥, 情緒都會影響動物的健康狀態。越高智商的動物, 越能感受危機感與壓力。例如不規律的餵飼時間表、沒有營養的食品、家中小孩及其他寵物的騷擾行為、鳥籠的位置、家裡的溫度等。
許多鸚鵡主人都忽略了自己的壓力水平, 往往不承認他們的寵物也有壓力跡象。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試圖擺脫自己的恐懼或不適的感覺。但對於我們鸚鵡的壓力, 就需要認真對待。
小心觀察你的鸚鵡
觀察你的鸚鵡在受驚受壓時的身體語言, 很多時羽毛會緊緊地貼着身體、 頸部拉長、咬腳趾甲、說話變少、食量及活動減少。嚴重的會導致咬毛。在觀察過程中, 請記錄低鸚鵡害怕的物件或情景, 從而減少這些事物的出現次數。很多鸚鵡會恐懼以下物件:
■ 突然出現的物件,尤其是從鳥籠上面而出現的東西。
■ 棍棒,繩索,掃帚,梯子,軟管
■ 長時間的眼睛接觸
■ 新的指甲或頭髮的顏色
■ 大紙箱
■ 移動家具
■ 不尋常的服裝
■ 光頭
■ 帽子或奇怪的頭飾
■ 氫氣球
■ 新掛在牆上的大圖片
■ 毛毯,地毯或其他大塊布料
■ 大聲喧嘩,施工設備聲音或煙花響聲
用音樂舒緩壓力
給他們聆聽一些舒緩的音樂, 這個想法是基於人類的自我催眠和冥想。簡單來說,如果每天能在同一段舒緩的音樂下打坐20分鐘, 幾個月後,只要一聽這音樂,巳感到放鬆和平靜的感覺。
對鸚鵡都是一樣。當鸚鵡休息、放鬆的時候、或晚上睡覺時播放舒緩的音樂。之後他們會聯想到每次聽到同樣的音樂便會放鬆。主人可以在鳥兒受驚愛壓時為他們放鬆心情, 例如睇醫生後,家中維修後等等。
正確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壓力, 改善飲食是必要的,鳥兒在許多情況下會缺乏脂肪酸, 及未能獲得足夠的蛋白質。最好每天能供給30%新鮮的食物。例如深色的蔬菜或水果,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
如果你的鸚鵡不愛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可以為他們準備切碎沙拉 (chopped salad of fresh, raw foods),可以先將瓜子混入以吸引他們進食。隨著時間,他們會習慣這些新鮮水果蔬菜和瓜子的組合,又可以當覓食遊戲來尋找瓜子。而新鮮的蔬菜,水果,種子和堅果就是脂肪酸和酶的最佳來源。
合成糧是其中一個蛋白質來源。但煮熟的豆類(豆類一定要煮熟)和穀物,更能提供完整的氨基酸及蛋白質。
規律的生活習慣
鸚鵡喜歡規律的生活, 不喜歡突如其來的變更, 規律的生活令牠們感到安全。因為在野外,大多數事情是可以預見的。例如日出日落, 在他們棲息地出現的動物,覓食和休息的時間。在他們生活當中只有獵食者是不可預測的。因此,對於任何突如其來的事情巳經可以令到鸚鵡感到焦慮。
主人也要好好處理自己的壓力
當一隻鸚鵡有壓力問題時,往往是因為他的主人不知道如何緩解自己的壓力。某些鸚鵡(例如灰鸚)能夠感覺到主人的心情,當主人與他們進行互動時,鳥兒很可能會將主人的壓力化作為一個危險信號。因野生鸚鵡會密切注視其他同伴的行為。所以可解釋到當有危險跡象時, 為何整羣鸚鵡可以瞬間改變方向他們的飛行方向。
飢餓=焦慮=壓力
減輕鸚鵡壓力的一個方法是提供温暖、柔軟及有營養的食物, 但在寵物店內的鳥兒大部分太早斷奶了,這種做法會令年幼鸚鵡容易產生巨大的飢餓感和焦慮感。在野外,沒有母鳥希望幼鳥大叫要求食物,因為會引起獵食者的注意。所以母鳥仍然會繼續餵飼幼鳥即使他們已斷奶,顯然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保護及養育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