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性情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根基

   霍韜晦 香港法住學會

性情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根基,唯有性情體會到了,纔找到生命成長的動力。但性情是甚麼?許多人都不清楚;有人以為放縱自己的本能或喜好,不加掩飾,就是他的真性情,結果完全不講修養。又有人以為對朋友不計較,肯為朋友付出,有義氣,甚至觸犯法例也在所不惜,叫做有性情,結果不講是非對錯,犧牲原則。人有性情,其實是人願意走向美好的最大秘密。他不只願意自己好,也願意他所愛的人好。他很自然的愛他的父母、孝順他的父母;他很自然的擴大他所愛的人的圈子,由親及疏,逐步開闊,由此而構成一個愛的世界及互相交流的世界。這是人類走向光明、幸福、溫暖的根基。孔子把這個稱為「仁」。「仁」與西方的理性不同:理性是冰冷的、只問客觀事實的真假與理論成立的根據;「仁」卻是溫暖的,在通向別人的時候懂得體諒與關懷,使人與人的相處順適和諧。

 「仁」並非反理性,而是在理世界外,另開情世界,乃至情理皆至的世界。正因「仁」並非西方的理性,有人以西方的理性思維來解釋「仁」,或要求我們放棄「仁」,是錯誤的,完全不懂生命,不懂在人性深處就是性情,就是一種對世界、對其他生命的關注之心。理性是觀察對象、認識對象、運用對象,在這樣的思維格局下,人與對象必二分。但性情不然,性情是人直接通向對象,與對象合一,中間沒有間隔;不似西方理性,中間要有媒介(語言文字)作橋樑。所以孔子教學生,並未採取西方方式,如蘇格拉底般,對「仁」下定義。甚麼是「仁」?很多學生都問,孔子給予的答案都不同。為甚麼答案不同?一般的詮釋都說: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其實何只因材施教?還有學生成長的障礙與品德的提升在內。生命本來就不可定義,你用概念、語言、符號去定義都顯出局限性。生命本來就具足一切,你如何界定?唯一的定義只有從源頭上講,即「仁也者,人也」(孟子語);若從內容上說便探索不盡。

 西方的訓練是求知識,知識就要對對象下定義,而且不定義則已,定義便要清楚、確定,即clarity與certainty,否則不知道你說甚麼。這是西方教育的貢獻,著眼點在知識,但生命不是這樣,生命首先不能被對象化,你只有對自己進行反省,你要看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要怎樣改過?怎樣深化自己的了解?怎樣提升?這也就是「克己復禮」。從最簡易的地方來了解,這句話就是要我們克服自己的本能、欲望,一切依禮而行,由禮來制約。不過現代人聽了很害怕:禮那麼複雜、那麼多規矩,不是很不自由嗎?現代人早已習慣了放任,沒規沒矩、沒上沒下;你要他守規矩便很不習慣,很不自然。何況五四時代已經把封建禮教打倒了,現在還守甚麼禮呢?這樣的理解很表面:禮不是一套規範那麼簡單,只講規範會導致形式化,禮的生命就被抽空了。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此中最重要的是真情實感,即以仁為禮之本。形式、規範是可以改的,但對人的尊重與關懷這一份情誼卻是永遠存在的,一切人與人的相處、交流、行動,都應該從這裡出發,纔能有真正的情誼,纔不會虛假。所以你必須先對自己的性情有所體會,知道它的存在有真實性,纔不會無的放矢。做老師也一樣,你必須對學生成長的困難有感受,你纔能對應他、教導他。換句話說,你必須先開發他的性情,纔能為他找到主動學習、面對困難、堅決過關的動力和勇氣。

 由此可知,性情教育與現在學校所採取的知識教育並非背離,亦非分開為兩個教學實體,乃至在課程上分為兩個科目;或者它可以是兩個科目,但在內容和精神上卻是相通的,只有邏輯上的先後之別。即先開發學生的性情,然後學習知識就容易了。這也就是說:把性情教育、生命教育融進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中,讓性情教育、生命教育對後者起著支柱和推動的作用,就像舵手一樣,使生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不會失去方向。

(節錄自〈現代人的危機與生命教育〉一文,原刊《法燈》308-310期,二○○八年二月至四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