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迷信IQ 如畫地為牢
[打印本頁]
作者:
pinko
時間:
2010-4-13 12:53
標題:
迷信IQ 如畫地為牢
中國人迷信IQ,聽聞人家子女是三歲背唐詩,九歲入大學的神童,便羨慕得口水直流。
學習的優異真的和智商成正比嗎?
近閱一本叫《學習的王道》的書,作者JoshWaitzkin是自九歲起便贏取了八屆全美西洋棋冠軍兼
多屆太極拳世界冠軍。他畢生鑽研學習的藝術。書中第三章「兩種學習心態」,
提到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杜維克博士對智力的研究,尤其值得一讀。
杜維克將智力區分為「實體型」(又稱固定智力型)和「增長型」(又稱動態智力型)兩種。
抱持「固定智力論」的孩子,往往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影響,常會說:「我對這個活動很在行」,
並將成敗歸咎於天生的能力。其父母若見孩子成績好,便說:「果然是我的孩子,天生就這麼聰明!」
如果成績差,便會說:「你天生不是讀書的材料!」孩子也會自我劃分為聰明或笨,有天份或沒天份。
「動態智力論」者則會說:「我做得到是因為我下了工夫」,如果失敗了,
便會說:「我應該要更努力」,他們願意接受挑戰,不輕言放棄,相信成功是點滴累積。
相反,「固定智力論」者,即使天份高,面對壓力時自信心脆弱,也不容易從挫敗中爬起來。
JoshWaitzkin認為:「追求卓越的關鍵在於根本且長期的學習過程,
而不是待在平庸安逸的表殼下。在努力過程中得到的心得,遠比獎盃與榮耀更有意義。
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從每一次正面或負面的經驗中吸取成長智慧。」
過度迷信IQ,便等於自困於牢籠之中。作者Josh卻敢於挑戰,即使已是世界級棋王,
仍能放下,去闖太極拳的新天地,在不斷的挫敗中贏取最終的勝利。
潘麗瓊
作者:
大M
時間:
2010-4-13 14:08
作者:
tsw
時間:
2010-4-14 01:54
歡迎光臨 PARROT-TREE (http://forum.parrot-t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