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來自台灣疾病管制局的資料
http://www.cdc.gov.tw/public/Attachment/712252032371.pdf

什麼是鸚鵡熱?
鸚鵡熱(Psittacosis;Parrot fever)又稱鳥病(Ornithosis),是由鸚鵡
熱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所引起的一種細菌性人畜共通傳染病;
可能在家庭、寵物店、鳥類飼養者、鳥類展示會及鴿舍中爆發。1879
年首次於瑞士報告,之後英國、歐洲、美國及中南美洲等地區相繼發
生,香港也曾傳出病例。

人類感染鸚鵡熱的症狀有哪些?
人類感染到鸚鵡熱披衣菌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並會有頭痛、發
燒、出疹、寒顫、肌痛、肝脾腫大、心律徐緩等症狀,偶而併發腦炎、
心肌炎及血栓性靜脈炎,有時還會伴隨乾咳、胸痛與呼吸困難,嚴重
時會引起肺炎。人類痊癒後仍有可能再得到此病,因為人類感染後,
對此病的免疫反應並不完整。

鸚鵡熱是如何傳播的?
主要是因為人類吸入受污染的飛沫或塵土而感染,例如:吸入已感染
致病菌之鳥類乾燥排泄物及羽毛等粉塵;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則很少
發生。

傳染窩?
主要在鸚鵡這類禽鳥;家禽、鴿子、金絲雀、海鳥等鳥類,則較少帶
有致病菌。外觀健康的禽鳥可能帶菌並排放致病菌,特別是處在擁擠
或運輸的環境中。

鸚鵡熱的潛伏期有多久?
籠鳥潛伏期一般在 3 至10 天,人的潛伏期為7 至28 天。

如何治療鸚鵡熱?
持續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 10 至14 天,至體溫恢復正常為止;紅黴素
則使用在無法使用四環素類藥物之族群,如孕婦或9 歲以下兒童。

如何得知鳥類是否感染鸚鵡熱?
病鳥初期病症有呼吸不順暢、有鼻音、眼睛流出不潔淚液等;病症末
期有體重減輕、羽毛暗淡稀疏、缺乏食慾、下痢(拉肚子)和昏睡,通
常病鳥還會伴隨結膜炎及喉炎的發生。

如何預防感染鸚鵡熱?
(1)將新買來的鳥帶去獸醫院,做相關疾病之篩檢(如:披衣菌篩檢
測試),且之後需定期檢驗鳥兒身體狀況。
(2)不買來路不明的鳥類。
(3)將新買來的鳥單獨飼養至少六個星期。
(4)隨時注意飼養環境,避免粉塵及羽毛到處飛揚。
(5)身體狀況不佳或免疫力較差者,儘量少接觸鳥類。
(6)寵物飼主、寵物店員工、家禽飼主、屠宰場工人、肉品處理加工
廠和獸醫師等高危險群,在接觸禽鳥時,應多加注意並做好防護
措施(如:配戴口罩及手套)。

TOP

人可以用四環類抗生素治癒,想知道患了/患過鸚鵡熱既雀雀係唔係一定無得救?

雀雀如果救得番,係唔係會再有(自發性)發病機會?

TOP

如果雀雀不幸患左鸚鵡熱, 都是用抗生素醫, 可以醫番好的!
但將來都有機會再發病
moon427 發表於 2011-9-23 14:22


咁雀雀經正確途徑入口做完檢查,係唔係代表過往無發生鸚鵡熱病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