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 ,
大家討論下真係無所謂,不過我要先聲明,我肯定唔會自認係鸚鵡專家~~~哈哈哈!!!
其實很多時候只是觀點與角度問題,最簡單的好人和壞人,只要在不同的出發點去看,可能得出的結論已經完全唔同,我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會好認同,好心做壞事,還是壞心扮做好事,真係要時間去証明,我又想講一下我的睇法
民主的意義不在於保證能選出好人,但可以監察壞人。 <----100% 認同
但我更相信在政治上的好人和壞人是最難分的
以我個人立場來說,只要社會經濟好,人人衣食足,就算是舊皇帝管治又如何
我唔知有幾多人會認同,不過此為我個人見解
所有黨為了爭取到自己的立場,連合起來去投票於一方,目的是增加自己一方的觀點
其實這已經是反了真正民主選舉一人一票的意義
在我心目中的真正投票選舉中,是不被其他人影響,不連合其他人同選一方
這樣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投票意義,現今社會的投票意義,我覺得已經變質
由其只要是大大聲、上電視、上報紙的言論,更怕沒人知道,使更多人去認同
反方可能連解答的機會也沒有,這是社會的錯,香港人也太自由了
功能組別以我的認知,是代表工商界為多,我也想說一下我的看法,這個一會再說明
副局長和局長政治助理,以我的理解,是政府方案經常無法通過,這是一種政治上的戰略,人工多少我很難比意見,或者將來佢地有無用先知值唔值,大把人會批評,不過我估計出發點是想在往後日子裡能夠更大機會去通過政府方案而立,為什麼政府要這樣做?其實也明知會比人罵到飛起,但係點解都係要做呢?政府班人真係蠢到估唔到?
香港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香港社會根本是一個一向以貿易為基礎的社會,從商的建樹便是社會的建樹,商界有幾多利益,香港人便會有相對的利益。從商的除了本起資金外,大部份是外來資金投資者。香港沒有物產開發,更已經失去幾十年前的工廠型式社會經濟,真正打工仔可以選擇的工種都是同貿易有關,就算是最簡單的飲食業,食品也是要由香港以外的地方進口,出口和本地工種也是以貿易為基礎,和貿易有關。所以外來資金便是香港經濟的支柱,失去等同廢去香港的生存能力,打工仔想三餐溫飽都難。
我覺得要香港好,只能夠從經濟著手,現在的失業%回到約 3% - 4%,表面上看來已經正常了起來,但我相信大部份人也是在過往生活水平以下來生存著,包括了工資被壓低,開工不足等問題,未來生活保障也不能多想,根本問題是一直存在著,什至可以說成是一個炸彈,等幾時爆炸。
任何世界都是這樣的,沒錢的一定會多過有錢人,打工的一定會多過老細,如果以任何一人一票的方式去投票,低收入者的想法一定會比高收入者大大高出,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反過來看看問題,沒有老細,又何來打工仔?老細無錢搵唔投資、結業、資金離開,香港又會變成怎樣呢?我相信這個才是最可怕的問題,而現在香港社會所選的方向,很明顯是資金流走,投資者不想多投資在香港,更沒法引入新投資者,這便是我看到這十年香港和過往的分別。魚水~~~魚溏,能推動香港社會嗎?我相信了解香港經濟結構的也明白我所說的。
說回這邊,我說我的個人意見,香港政府如要改善民生,應該把營商環境改得更好,使更多投資者投資在香港,自然能夠改善民生。政府也要做到另一方面的平衡,由於香港是過份自由經濟社會,引入投資者同時也要監管公平正常的商業交易活動和營業方式,這點我是感覺到政府是想做的,只是無能為力。
在未來的政府結構中,我希望是有份為政府打工者,全部都是為香港人出力,不要為爭一時名,或多一少部份人支持而去做一些見報見名的事。要改善的不單只是低收入者的生活,要全香港改善營商環境才能夠長遠的處理這些問題。我覺得不怕比1000萬一個月比一個能夠真正改善全香港社會經營的人,因為比得出的話,香港經濟一定好到離譜,同 sonic 一樣,無用的一蚊都覺得比多佢。
我還想講多一個論點 :
ex : 一個政黨內有 60% 人認同一件事,最後變成 100 % 的投票認同
這個也有可能是只片面,或者這 100% 只是總票的 51 %
其餘的 49% 也是反對的,最後被通過了方案,我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
所以我對這種政黨不能完全認同
也可能是為什麼今次選舉會變得多了很多獨立後選人的理由
謝謝 sonic 的意見和資料分享
個人意見,我認同泛民是政黨中比較好的,政府我覺得須要多點支持,我最憎果班係反對黨個別幾個。
另我認為政府不是要監察,政府是應該要幫助,因為他們都是人不是完美的,我相信有合理的意見提出和幫助,才能夠改善這個政府,政府也會和應,新的班子應該要從這個方向去做,香港人才有好日子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