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33℃西貢行山 兩狗熱死

【明報專訊】西貢龍蝦灣山頭發生罕見「熱死狗」意外。香港交易所(388)的外籍獨立非執行董事莊偉林(John Mackay Williamson),昨午烈日當空偕妻及兩頭金毛尋回犬沿郊野公園山徑遠足時,兩犬疑難抵高溫中暑,命喪山頭。有動物團體及獸醫指出,酷熱天氣下不宜帶狗行山。
兩頭中暑暴斃的金毛尋回犬,毛髮頗長,均屬雌性,約兩歲,體長約4呎多,重逾50磅,事後由數名消防員用毛氈包裹屍體,再用輪椅抬落山,數名消防合力花1小時才將狗屍抬至停車場,交愛護動物協會帶走。

掛1號風球 紫外線指數達9
痛失愛犬的狗主莊偉林(50歲),是兆亞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兼首席財務總監,曾任摩根士丹利及西敏證券等外資大行高層;他亦曾任香港交易所稽核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08年6月起擔任董事。他與家人同住西貢竹角路康曦花園一獨立屋,記者昨晚到其寓所查問,外籍傭工表示主人因不開心拒絕訪問。
現場為龍蝦灣與大坑墩之間龍蝦灣郊野徑一處山頭,上址海拔最少200至300多米,沿途為石級及小路,由大坑墩停車場步行前住,約需時45分鐘,沿途大多是短草叢。事發時1號風球高懸,天文台錄得西貢區氣溫達33度,將軍澳溫更高達34度,相對濕度61%,紫外線指數達9,烈日當空又熱又乾。
附近士多老闆表示,經常見莊氏家庭駕車載同愛犬,到區內一帶山頭晨運遠足。昨早莊氏夫婦身穿輕便運動服,帶同兩頭愛犬駕房車到大坑墩行山遠足,莊偉林有攜帶運動用水袋,夫婦帶兩頭愛犬沿山徑翻山越嶺,步行至約2公里外的龍蝦灣,稍作休息後又再沿山徑折返大坑墩。

兩狗昏迷小路 外籍夫婦求助
有遠足人士表示,昨午大坑墩一帶山頭艷陽高掛,而山徑沿途大多是草叢無遮掩位置。他們途經事發現場時,見兩隻狗昏迷倒於小路,莊氏夫婦焦急萬分高聲求救︰「Help my dogs!」但現場是荒山野嶺,眾人愛莫能助。
昨中午近2時,莊氏夫婦發現兩狗懷疑中暑,先後倒地不起,急忙致電兩名女兒帶同清水上山,向愛犬灌水搶救,但見兩狗並無起色,反而漸漸衰竭,即報警求救。消防及救護員帶同裝備步行逾30分鐘才抵達現場,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亦一度到場支援,其後得悉行山客無恙才離開。
消防員到場後,證實兩狗已死亡,其後用輪椅將兩狗屍首抬落山,再交由愛護動物協會帶走。莊氏夫婦及兩名女兒並無大恙,由救援人員陪同落山,再接觸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商討處理愛犬後事。

狗皮膚不排汗 比人更易中暑
「天氣太熱,人都會中暑,更遑論是狗。」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顏綺苓指出,狗只有舌頭有汗腺,身體皮膚及毛髮不會排汗,比人類更易中暑,部分長有長毛髮的狗種,不適宜在烈日當空下進行太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否則隨時中暑死亡。
顏認為本港天氣又熱又潮濕,不宜飼養類似雪橇犬,或聖班納犬等來自極地的狗隻,至於金毛尋回犬,還可以適應本港悶熱天氣,但因毛髮頗長,狗主應定期為狗修剪毛髮,方便散熱及預防中暑。

宜帶備水 助狗散熱
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指出,不幸中暑的金毛尋回犬,在出事前已多次躲在樹蔭下喘息,明顯是氣力不繼及中暑先兆,狗主察覺後應即時停止拖狗行山,並給予大量清水為狗降溫。黃提醒狗主帶狗行山時要帶備大量清水,如發現太熱,要即時給狗飲水解渴,以及用水淋濕狗的全身毛髮,包括鼻及頭部,有助散熱,再設法將狗帶離過熱場所。
另一名獸醫表示,狗的毛髮過長,太肥或患上心臟病,都會增加中暑風險。狗中暑死亡率高達八成,即使獲救亦可能因併發症,在2至3日後身亡,每年夏天都有不少狗中暑個案,呼籲狗主避免在炎熱天氣下,讓狗進行過度劇烈運動。

資料來源:
http://news.mingpao.com/20090621/gcb1.htm
http://news.mingpao.com/20090621/gcb2.htm

大家都請注意, 鳥類都係無汗腺, 皮膚唔會排汗散熱, 而且由於須要飛行減輕體重, 身體所含水份比哺乳類動物更少, 體溫又有成42度, 比狗更容易中暑. 所以夏天帶雀曬太陽, 請必須帶備噴水壺, 手提電風扇仔, 幫隻雀散熱, 只係靠飲水/電解水補充水份散熱係唔足夠.

如果見隻雀張開口喘氣, 雙翼微微張開散熱, 就須要移隻雀去陰涼地方, 用噴水壺噴濕全身及面部, 風扇仔吹面部口部, 俾隻雀呼吸入較涼既空氣入氣囊幫身體降溫.

無必要就唔好帶隻雀長途跋涉, 舟車勞頓去街, 以免中暑.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