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ugarSugar 於 2009-10-1 22:31 編輯
港人工作忙碌,每日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又缺乏運動,腰痠背痛大不乏人。針對這群痛症患者的需要,近日市面推陳出新一系列以磁力為原理的磁療按摩及針灸貼,到底是否真能紓緩痛楚,還是徒具虛名?最好由中、西醫作專業分析。
現成針灸貼多局限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表示,人體確實存在磁場和氣場,如能適當調整,確有助加強身體機能。如傳統練習氣功者,於環境許可下,一般會選擇面向北方而坐,因可吸收北方較強的磁場。以磁石進行的磁力按摩,其磁場必對人體造成影響,但是好是壞卻為未知之數。近年流行利用針灸原理的電子針灸貼,陳醫師指,這類產品原理大同小異,借助中醫針灸理論,利用電磁波代替金屬針,刺激穴位達到鎮痛功效。但卻無法像真正針灸般,可因應病況,產生痠、麻、痹、熱、脹、痛等不同感覺;中醫師亦可利用不同力度、深淺及旋轉的手法施針,改善病情,針灸貼則難以做到。
磁石按摩功效微細
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則指,腰背痠痛可分肌肉層面疼痛及關節、脊柱移位兩大類,前者可透過簡單按摩以紓緩疼痛,對於後者則無甚明顯幫助。「利用磁力原理止痛,確可有助止痛,如物理治療師亦會利用磁療機來止痛。」其原理是利用電流不斷產生正負極磁力,減輕組織發炎和增加患處血流,紓緩疼痛感覺。但單用磁石作按摩,磁場則難以控制,發出的磁力亦遠不如磁療機,故止痛功效似乎欠缺說服力。 運用阿氏穴施針原理
這類產品由用家自行選擇貼用位置,難免未能準確針對痛楚和不適,選擇正確穴位。但中醫認為,人體具有一定自我修復功能,每當出現疼痛和不適,該位置都會自行浮現一種稱位「阿氏穴」的臨時穴位,當痛楚減弱此穴位即會自行消失,因此無論貼上針灸貼或按摩患處,均仍具一定紓緩作用。但要注意針灸貼只接觸穴位表面和經絡口處,效用遠不及真正的針灸可刺激深層穴道和經絡。
減痛削弱危機意識
另外,坊間的電子針灸貼,多屬利用微量電流,麻痹患處的神經線,以減輕痛楚。但由於用家一般不明痛楚的真正原因,長期使用這類用品鎮痛,會減低危機意識。普通勞損發炎經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消退,但遇上關節移位或肌肉拉傷,仍倚賴止痛貼麻痹患處,延醫診治最終會令治療難度大增,甚至令原本毋須動手術的症狀,最後也要以手術解決。他又提醒市民,如屬易敏感體質、患處有傷口、孕婦及小童,更不宜使用這類產品。
分清症狀才選用
中西醫學專家均建議,止痛貼或磁石按摩,均只適用於紓緩勞損性疼痛,如用於關節肌肉受傷的痛楚,只會延誤治療黃金時機。因此要認清成因才選擇是否使用。 勞損性疼痛: •患處一般會即時出現紅腫。 •有微熱發燙感覺。 •一個星期內可自行復元。 關節肌肉受傷: •患處表面可以並無異常。 •痛楚會一直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