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呢個setting, 呢個距離, 所得UVB係非常低, 未至於會危害健康或影響食物營養.
如果你想知道數字, 可以量 ...
Louis 發表於 2013-4-19 05:12 
Louis & JoelLee
首先我想表明我唔係想爭論,,只是想各樹友認識清楚UVB燈的特性後才決定是否使用.下面內容大部份是我從其他網站對Frances Baines博士的研究的翻譯所得和我的理 解,(如有失實有誤,煩請指出更正).
1 大家用UVB燈是想動物自我製造維生素D3,原理如下圗:
如圗示,製造維生素D3除要UVB燈的紫外線UV外,還需要紅外線IR所發出的熱源,所以如樓主的setting,不論UVB燈的輸出有多高,都不能讓鸚鵡有效地自我製造維生素D3.就此,一般UVB燈是需連射燈一起使用.
2 UVB燈害處的理解:除以往所知當UVB的量超過500uw/cm2是有害外,在2010年初, FDA (FDA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簡稱) 突然禁止所有爬蟲UVB燈廠出售任何UVB燈, 其原因就是因為在2008-2009年當中, 不斷發生爬蟲受紫外線傷害的例子, 此事最初是由養龜的同好, 發信給全球UVB測試權威的英國網站(http://www.uvguide.co.uk)的站長Frances Baines博士, 經過Frances Baines博士的研究, 發現了令爬蟲傷害的是UVB的低波段,
UVB的光波, 波段是280-320nm, 而280nm以下就已是殺菌專用的UVC波段了, 280nm是UVB和UVC的交接點.,一向已知的是UVC能殺菌, 也能殺死人及爬蟲的皮膚細胞, 而有UVC波段但UVC很弱, 也會如同和UVB量到了500uw/cm2或以上一樣, 可將人及爬蟲的一些皮膚細胞當場殺死, 如被照射到而還存活的細胞之DNA/RNA是會受到損害, 形成易患某些類型的癌症, 及抑制免疫系統的情況, 如經常被照射到而細胞還存活, 病症也並非在短時間內出現, 而是會潛伏在生命的中或後期, 或十年後etc才出現. 加上最近已知的是, 由於280-285nm的此低波段UVB, 太過接近UVC, 因此不需達到500uw/cm2, 而只需有低非常多的強度, 就足以損害人及爬蟲的DNA/RNA.
UVB燈一向都是能輕易生產的燈, 但如要生產出避開低波段UVB, 而只發出中高波段的UVB燈, 卻是個超高難度的生產技術.因此, 生產技術上做不到避開低波段UVB的廠家, 只好退而求次的, 乾脆將整個燈的UVB輸出強度, 大幅度降下來, 使低波段的危險消除.
(例如又稱 "西晉" 卻 也稱 "希瑾", 亦稱為 "西瑾", 其英文名是Hagen Exo Terra Repti Glo 10.0的加拿大廠燈, 他在2009及之前的10.0燈是在30.45cm有 UVB強度200 uw/cm2的輸出; 而在2010及之後至今他的10.0燈, 是在30.45cm只有16 μW/cm2, 這是完全達不到UVB 25uw/cm2的此最低標準要求. 大陸HK有大量人用此西晉燈, 只因價格平宜故, 但並不知此燈是個沒用的垃圾燈.)
[b]試舉例,一個大陸或香港生產的UVB燈輸出有200uw/cm2的量(未過500uw/cm2的安全標準),但它沒有通FDA要避開低波段UVB的要求(質),低波段UVB, 太過接近UVC, 因此不需達到500uw/cm2, 而只需有非常低的強度, 就足以損害人及爬蟲的DNA/RNA.
而市面上買到的solarmeter一般都只可以量度UVB燈的強度(量),而不是波段(質),
因此, 那些2010之前的舊燈, 雖會有高很多倍的UVB輸出, 但卻是在不考慮低波段UVB的危險性之下生產出來的, 如今天拿去FDA送檢, 則肯定是一個高度危險性, 而不合安全規格的燈, 所以我不敢用.
我的個人總結是:符合FDA安全標準的UVB燈(包括量及質)未能產生足夠的UVB,其他未通過FDA安全標準的大陸或香港生產的UVB燈,雖然有足夠的UVB,但都會產生有害低波段UVB.所以我自己暫時就唔會用. |